鹏达阅读网

登陆 注册
翻页 夜间
首页 > 都市娱乐 > 1978合成系文豪

  第89章 有你是我的福气

   今年30岁的钟阿城是个才子,可以说无所不通,是个百科全书式的杂家。

   在文化圈子里,大家尊称他为“天下第一聊天高手”。

   摄影、文学、电影,绘画、青铜器、瓷器、歌剧、京韵大鼓、弹钢琴、修汽车他全都精通,全能跟你神侃。

   他喜欢的事情太多,随便写了几本名震文坛的书便封笔。

   他还是《芙蓉镇的编剧,谢晋对他心服口服,后来被李安请去给《卧虎藏龙的剧本定稿,电影片尾,李安打了一行大字感谢他。

   这样扫地神僧式的人物,江弦自然是不介意交上一交的。

   影片结束,一行人侃在一起。

   “这个波洛侦探贯穿作者好多小说,《东方快车谋杀案里也是他侦破案件。”江弦回味着刚结束的影片,给身边儿的葛尤、钟阿城讲着。

   “这部《尼罗河上的惨案太适合搬上荧屏了,作者的那部《无人生还就不行,太意识流,根本拍不出来原文的精彩。”

   《无人生还也是阿加莎的作品,就是前面说的暴风雪山庄模式,10个人上岛,十个人与一首儿歌歌词相对应的,一个接一个离奇死去。

   “可以可以。”钟阿城有些佩服,“这几本书你都看过?”

   “偶然有个机会,找英文原著看了。”

   “你能看得懂?”

   “勉强意会。”

   “可以可以。”

   钟阿城满眼欣赏。

   他非常渴望和这位妙人交上一交,他刚刚返京,对一切都不熟悉,更没什么朋友,只有一个处了很多年的对象。

   于是隔天就又跑来了,江弦刚巧准备去吃早饭,拉着他一起过去。

   他打了一碗杏仁茶,二两耳朵,二两油饼,早饭那就得吃甜口的。

   “阿城同志,不吃一点?”

   “我这人不习惯吃早饭。”钟阿城尴尬的说。

   他当然是囊中羞涩,他还是待业青年呢。

   这会儿就是这样,甭管地位高低,大家都很穷。

   钟阿城就是这样的例子,他也是高干子弟,爹妈地位显赫,但就是穷。

   端着东西找张桌子坐下,江弦吸溜吸溜喝两口。

   “伱在哪儿插队的?”

   “山西、内蒙、云南。”

   “你还去过内蒙?”

   “嗯,我在内蒙养过马,你知道儿马子么?”

   钟阿城散散漫漫坐着,戴得很松的眼镜往鼻梁下滑。

   “儿马子是马群的首领,是负责保护马群的安全的雄种马,我见过儿马子带马群处理狼群,它先指挥马群,把马群圈起来,而后上去前扒后踢,嘴咬鬃抽,把五六条狼干得屁滚尿流。”

   “呼。”

   江弦打个嗝,捂着肚子,把油饼往钟阿城那儿一推。

   “吃不下了,不介意吧?”

   “这、这哪好意思。”

   “珍惜粮食,不然只能扔了。”江弦又推了推,“吃吧,待会儿陪我去办一事儿。”

   钟阿城不再客气,夹起来大口塞进嘴里,好奇问。

   “啥事儿?”

   “哟,真甜这玩意。”

   这会儿的稿费单儿,都是要上中国银行取钱的,江弦、钟阿城、冯骥才仨人,一块上隆福寺的中国银行。

   足足1589块!

   他和冯骥才当即分赃,他分1112块3毛钱,冯骥才拿剩下的476块7毛。

   钟阿城在旁边儿羡慕的眼都绿了。

   这么多钱啊?!

   “哪弄这么多钱方便透露么?”他很谨慎的问。

   “稿费。”

   “你俩是写文章的?”

   “算是。”

   “可以可以。”

   钟阿城并没有听说过江弦的大名,他身处偏远的云南,脱离时代已久,看着路上的自行车,都得等上半天不敢过马路。

   往户里存了点儿钱,身上再装了点儿钱,江弦领着钟阿城上信托商店去了。

   有言道:“盛世古董,乱世金。”

   他也跟那马未都学学。

   捡漏儿!

   他身上有闲钱,钟阿城识货有眼光,他俩这么一配合,这得捡多大的漏儿。“你帮着参谋参谋,咱俩争取今儿弄点好玩意儿回去。”

   “成。”

   江弦先自己转了转,他老久之前就惦记弄台照相机了,兜兜转转,拿了台海鸥205。

   这是一部非常普通的旁轴相机,档次不高,设计中规中矩,没有出奇之处和亮点,就俩字,稳定,镜头他也喜欢,50毫米,2.8的天塞镜头。

   海鸥牌相机以前叫上海牌相机,后来则叫凤凰牌相机,在国产相机里还是挺有名气的。

   “多少钱?”

   “165。”

   他利利索索付钱,在信托商店买东西,省了票的麻烦。

   “阿城,看着啥好东西没?”

   钟阿城正摩挲着一弧壁圆滑,口沿微撇的宫盌,小声道:“这个可以,这是明代的宫廷碗。”

   “多少钱?”

   “3块钱一个,卖家说了,这一套十二个,你要是一套全买了,白送你俩。”售货员道。

111